第178章 第 178 章
第178章 第 178 章
第(2/3)页
娘当初到底是怎么瞒过老杜氏的。
原来,是有个小雀儿生得十分不错的奶娃娃,迷惑了她奶奶啊。
六面绢丝的宫灯立在青竹桌上,每一面上的绢丝被顾昭擦得十分洁净,不见烟熏的黑渍。
因为岁月的沉淀,原先洁白的绢丝微微泛着几分黄。
顾昭手指拂过绢丝,眼里有丝好奇。
灯笼上沾染的灰雾,还有她从赵刀身上抓下的灰丝,在太阳底下飘窜的更厉害了,却又因为顾昭的手指抓得很牢而无处可逃。
随着阳光的翻晒,那灰雾就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一般的蔫耷耷的。
“这到底是什么?”顾昭捻了捻灰雾,不想这一捻,原先便蔫耷的灰雾,瞬间化为了灰粉。
一阵风来,灰粉无影无踪。
“这!”顾昭撑着手站了起来。
她试着拂了拂青竹的桌面,看着依然洁净的手指,意外了。
那些灰雾,被太阳晒没了?
时间总是不经意间就悄悄的溜走,顾昭还在想着灰雾的事,太阳早已经从东边爬起,慢悠悠却又坚定不移的爬到了西边。
酉时落日时分,赵刀的小儿赵家佑来到顾昭家的院门口。
“顾昭,走了!”
顾昭提起早就准备好的兔子灯,冲老杜氏挥手。
“奶,赵家佑来了,我走了。”
老杜氏拍了下顾昭的肩膀,小声责备,“叫家佑哥。”
顾昭从善如流,“知道了。”
冬日天冷,顾昭穿了件青色大袄,老杜氏替她拢了拢衣襟,“去吧,天冷,路上别贪玩,跟紧大家伙了,祈愿结束早些回来。”
顾昭冲老杜氏笑了笑,“哎!”
挥别老杜氏,她几步走到院门口,老杜氏还在院子里朝这外头看来,顾昭站在赵家佑面前,顿了顿,开口唤道。
“家佑哥。”
老杜氏虽然人老,但耳朵并不聋,听到顾昭这一句家佑哥,面上浮现满意之色,这才转身进了屋子。
赵家佑一副见鬼的模样,“顾小昭,你吃错药了?”
“啧,还家佑哥。”他故作受不住的打了个寒颤,人高马大的大块头皮肉颤了颤,直把顾昭瞧得直翻白眼。
顾昭:“走走走,要不是我奶在那儿盯着,你瞧我叫不叫家佑哥,美得你!”
她伸脚踢了踢赵家佑,示意他跟上。
两人一道朝玉溪镇的桐人街走去。
赵家佑将手中的灯笼甩在肩头,大步的朝前走,很快便超过了顾昭。
他也不好好走路,挺直着腰板,甩动手脚,特意走出大刀阔斧,虎虎生威的气势。
赵家佑斜睨,不无得意:“怎么样,像不像大将军,是不是特别威风?”
顾昭:
真是没眼瞧了。
路上,赵家佑还在抱怨不停,“都怨你,我爹说你胆子小,一个人不敢去打灯游街,还说竹林昏暗,害得我还得陪你一道儿来。”
顾昭:“你爹瞎说的。”
赵家佑不理,自顾自的继续,他伸出手,示意顾昭看过来。
顾昭不明所以,“什么?”
赵家佑:“啧,这么明显都瞧不出来,你瞧我这手,这么大,我这身量,高吧。”
他沉了沉声音,故作深沉,“咳咳,顾小昭,我和你说,我和你不一样,我现在是大人了。”
“要不是为了陪你,我这大人才不会再来什么打灯游街,挂竹祈愿。”
赵家佑撩了撩嘴皮,不屑的吐出两字,“幼稚!”
顾昭:
到底是谁幼稚啊!
……
寒风不知疲倦的打在灯笼上,直把上头的桑皮纸吹得簌簌发响。
“呼呼,呼呼噗嘭。”
又是一阵风来,有些年月的桑皮纸终于支撑不住了,伴随着一声“噗嘭”声,桑皮纸破裂,里头的烛火一下便熄灭了。
“吱呀。”
老旧的木门由里被打开。
顾昭手撑着门栓,从门后往外探出头。
顺着簌簌的破纸声,她抬头看了眼灯笼,视线又落向一片发黑的长宁街。
片刻后,顾昭抿了抿唇,转身回了屋里。
等她再出来时,手中已经提着一盏新制的宫灯。
灯笼是兔子模样,白毛大耳小短腿,眼睛的地方用朱砂细细勾勒出红眼。
橘黄的烛光从兔子的胖肚中透出,瞧过去倒是有几分可爱童趣。
顾昭将兔子灯往地上一搁,搬了张小杌凳坐下。
风吹得她有些发冷,顾昭忍不住将手脚往大袄子里缩了缩,一双澄澈分明的眼睛盯着兔子灯,神情有几分出神。
都说岁月如梭,此话当真不假!
不知不觉,她在这具身子中清醒,已经月余的时间过去了。
上一辈子的记忆就像是隔着水幕一般,影影绰绰的看不清记不得,在她最后的记忆中,自己是浑浑噩噩,漫无目的的游荡着。
抬眼所见皆是暗沉的灰色。
没有光,没有色彩那是亡者的世界。
还来不及惆怅,亦或是已经不会惆怅,突然,她恍惚的心神被一道悲怆的哭声惊醒。
毫不夸张的说,那道哭声就像是一道惊雷,石破天惊一般的落在了她的耳边。
那一刹那,她仿佛看到了花开,听到了冰裂声顺着心底的声音,她回过头,想要过去看看。
是谁,是谁在哭,哭的这般伤心,这般怨恨又这般无力。
难得的,她心里有了好奇。
就这样心神一动,等再睁开眼睛,她便成了玉溪镇顾家的顾昭。
冬日的风还在不知疲倦的吹着,顾昭低头看了看手边的兔子灯,待确定上头的桑皮纸还□□的护着中间的烛灯,这才收回了目光。
今日是元宵佳节,在玉溪镇小儿有提灯夜游的习俗,这盏兔子灯,是顾家为顾昭准备的。
想到这,顾昭又爱惜的摸了摸兔子灯的大耳朵。
……
灶房里,老杜氏又往炉膛里添了根柴火,随手拍了拍手上的黑灰,这才起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