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水泥试验
第416章 水泥试验
第(2/3)页
道路的畅通带来商品流通的便利,国家繁荣就顺理成章了。
蒯大人几乎可以预见。此工程将带给世人的震撼,如果能作为参与者,也必将名垂青史。
当然,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人力、物力也绝不会是小数目,蒯祥作为工部左侍郎。他自然了解朝廷的财政状况,陈煦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
计将安出?
陈煦说的很轻松,流民一抓一大把,人力绝不是问题,他雇佣流民并支付报酬。流民就不再是流民,可谓一举两得。
银钱从哪里来?蒯祥知道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陈煦却道,这个问题他来想办法……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蒯祥闻言赞同的点了点头,陈煦说的在理,如此浩大的工程一旦启动,工期绝不能延误。
“所以,我公开水泥的制作工艺,如此既能让百姓得利,又能保证水泥的供应,如此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
陈煦当然不会告诉蒯祥,水泥制作工艺的保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与其劳心劳力的保密而后被人偷师,还不如最开始就放高姿态,短期内收益或许不太可观,但知识产权却可以让家族长期受益。
“百姓得利?”
蒯祥疑惑道,能成立作坊批量烧制水泥的,要么是勋贵之后,要么就是家财万贯的人家,在这个世道,除非读书人一朝高中,鲤鱼跃龙门,其他则是贫者欲贫,富者越富,水泥产业化之后,也只能肥了那些有钱人。
“蒯大人,作为一门产业,投资者想要量产,他不可能亲自动手,势必要雇佣百姓,既然是雇佣关系,就不得不支付一定的薪水,你能说百姓不会因此得利?水泥生产出来当然要运输到其他需要水泥的地方,这必然刺激运输业的繁荣等等等等,国家就是这样渐渐变得富强起来。”
“可最终得利的,还是那些富人。”
“至少百姓短时间内不至于饿肚子了。”顿了一顿,陈煦又道,“等将来时机成熟,为保证劳动者的权利,朝廷也会颁布《劳动法》,确保劳动者的各项权益。”
蒯祥闻言,他竟仿佛不认识陈煦似的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