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司礼监王公公
第28章 司礼监王公公
第(2/3)页
股岂不依旧露在外边?后者虽然要付出成本,不过大草原最不缺的就是牛羊牲口。
攘外必先安内,也先读书不多,可也知道这个道理,他当务之急是平定内患、积蓄国力,顺水推舟的默认了这种贸易方式。
负责接待瓦剌使臣的是礼部的官员,谁说读书人不能做奸商?大燕国对瓷器、美酒、丝绸行业完全垄断,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说给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瓦剌使臣也不是傻子,良**匹换成劣马,优质皮毛虫吃鼠咬,这还不算,他们渐渐增多了使臣人数。
话说一两千人的使臣队伍还真不多见。不过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瓦剌人竟然还虚报人数,一千人愣说三千人,反正你得看着人头给钱。
礼部官员不能决策,上报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王公公。
这王公公可不是普通人,别的公公都是他宫,他是自宫的。给自己小弟弟割一刀,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大燕立国之初,不仅对宦官参政有严厉处罚,燕太祖高皇帝就曾铸了一个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而且一个正常男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太监的过程要受很多束缚,家中必须五个以上男子的才能获得官府的批准。凡事都有漏网之鱼,王振就是个特例,他没有登记造册也没有请人帮忙,自己把自己阉了非但没被治罪而且成了宦官系统权势地位最高的人——司礼监秉笔太监。
以前活着皇太后,王振还不敢为所欲为,皇太后没了,王振就没了顾忌——皇后虽为皇帝枕边人,可毕竟是“之一”,他王振跟皇上在一起的时间可比皇后长。
太祖立得那铁牌就是王振给移走的,据说左都御史秦铮就曾上疏弹劾。神宗皇帝忙着数钱,估计没时间看这封奏折,反正就是石沉大海,仿佛压根就没有这回事儿一般。
话说王振也不完全是祸国殃民的太监,他也有崇高的理想。
其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要风风光光的回他的老家蔚州;其二,他要横刀立马,不是男人却要找到属于男人的雄风——在女人身上完全没有可能了,他只能在马背上找找感觉,反正都是骑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