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章 突发地震(二)
94章 突发地震(二)
第(2/3)页
尽快抢救完物资后被集合在操场上;炊事班也没有开火,虽然有野战炊事车,但是为了能够确保随时拉动出去也不敢使用;战士们在操场上席地而坐,就着凉水啃着难以下咽的压缩饼干。
一辆迷彩猎豹越野车极速驶进飞鹰大队的营区,奔向了大队部所在的帐篷,“嘎吱”一声急刹车停下,车门打开,一名年逾半百的大校军官走下车。
帐篷里的大队长林士斌赶忙跑出来迎接,敬礼,说:“李所长,我部已经接到集团军的命令,人员尽您挑选,我们全力配合!”
大校军官名叫李双成,是集团军直属的降落伞研究所所长,今年已经48岁了。作为中年人的他微微有些发福,两鬓花白,皮肤却是黝黑。李双成举手还礼,说:
“集团军把这次任务交给你我,是首长们的信任,让我们通力合作把活干漂亮一点!废话不多说,先制定行动方案吧!”
林士斌点点头把李双成迎进去。
大队部的帐篷里,作战参谋和气象分析员拿着圆规、直尺在西南省的高倍地图上写写画画,林士斌和李双成聚精会神的盯着,心里默念,最终,作战参谋报出了一个数字:“五千米!”
“嘶~!”林士斌和李双成不由得大出一口凉气,这个高度已经远远超出我军的跳伞高度,空降兵们没有这种高度的跳伞训练,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军装备的伞具也不支持这种高度。
西南省多山的地形很难找到一块合适的着陆场,地震发生后又天降大雨,地震灾区的上空乌云密布,运输机无法低空盘旋,稍有不慎就会撞到高山上,机毁人亡!如果想要空投,只能从五千米的高空实施空降,救援的空降兵们只能穿透积雨云厚厚的迷雾,然后低空开伞,寻找着陆场。
然而在没有地面引导的陌生地域空降,想要在穿过云层后极短的反应时间内,在山川移位的地震灾区寻找合适的着陆场更是困难重重!
李双成拧起眉毛,问气象分析员:“云层还有多久消散?”
气象员看着电脑上的分析图表为难地说:“一天之内无法消散。”
林士斌问:“如果人工驱云作业呢?”他想的是,请求航空兵部队携带驱云炸弹升空,炸散云层,再实施空降。
气象分析员的双手在键盘上“噼里啪啦”计算一番,回答:“就算人工驱云最短也需要半天的时间。”
闻言,李双成沉声说:“老林,我们等不了了,灾情就是命令,半天也不行!”
林士斌点点头,说:“我知道,实施吧!”
李双成接着说:“让我带救援分队上去吧!”
林士斌大惊,马上拒绝:“绝对不行!你知道你多大了吗?”
空降兵部队,超过45周岁就不再要求跳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