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第 21 章(捉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第 21 章(捉虫)

第(2/3)页

还是客气的给她打了一碗蛋茶。

        张氏见着顾昭两眼泛泪,不住的拿帕子擦脸,顾昭心里有些别扭,连忙安慰了她几句,好不容易才让她停了哭泣。

        两人闲说话时,老杜氏埋怨张氏将顾昭扮做男孩,张氏委屈,便说起了翠竹街金家的事。

        原来,金凤仙的娘是张氏远房表姐妹,两人闺中时往来密切,便是嫁人后,关系都还亲密着。

        金凤仙的爹出事,金家被吃绝户时,顾昭正好在张氏肚里,瞧见金家的惨事,张氏那时便暗暗下定决定,她肚里的这一胎,就算不是男娃,那也得是男娃!

        这才有了顾昭一扮男娃就是十年这事。

        翠竹街。

        顾昭抬眼望去,这条巷子再往里走就是金家的旧宅,因为没人居住,这处院落显得有几分破败和阴森。

        金凤仙提着灯笼飘在旁边,赵家佑吓得面色发青,金凤仙捂着嘴嘻嘻笑,顿时飘得更起劲了。

        “好了,别吓你家佑哥!”顾昭轻轻拍了拍金凤仙。

        金凤仙撅了撅嘴,一脸不甘愿模样,却也停住了乱飘的动作。

        金凤仙幽幽笑了笑:“对不起了,家佑哥哥,是凤仙贪玩,不懂事吓到你了。”

        小孩稚嫩的声音有些尖,赵家佑打了个哆嗦,“没,没事”他吞了吞口水,放低了声音,“凤仙妹妹不必介怀。”

        嘤!他这辈子最讨厌旁人叫他家佑哥哥了。

        哥哥妹妹什么的,黏黏糊糊的!

        ……

        顾昭瞧了一眼金凤仙,视线又落在赵家佑身上。

        都说咬处有虱,怕处有鬼,此话显然不假。人身上有三把火,左肩、右肩、天灵盖各一把,俗称三花聚顶。

        三火旺盛即阳气旺盛,邪祟不沾五尺,鬼物轻易不能近身,但此时赵家佑心中畏惧,气势上先逊鬼一筹,这阳火自然是弱了下来。

        顾昭叹了口气,“走吧,家佑哥,我送你回去。”

        赵家佑这次没有拒绝。

        两人打着宫灯朝六马街走去,顾昭时不时的敲一敲竹梆子,喊上一句,“鸣锣通知,平安无事。”

        在顾昭敲铜锣的时候,原先一直贴着她和赵家佑中间走的金凤仙,悄悄的往后缀了缀。

        赵家佑装作不经意的瞧了一眼,金凤仙起码离他们三十步远,他的的目光触到那团幽幽冷火,就像烫到一般,连忙缩回。

        “昭啊,她怎么又躲后头去了。”

        “因为这。”顾昭冲赵家佑扬了扬手中的铜锣,“我阿爷说了,在以前,咱们打更人又叫做驱鬼人,一般鬼物都是怕金锣的。”

        赵家佑嘟囔:“那她怎么还跟来了。”

        “还不是怪你!”顾昭瞪了一眼,“你一惊一乍的,方才人途和鬼道产生了交错,她可不是跟来了。”

        说罢,顾昭将自家阿爷说过的人途鬼道和赵家佑说了说,瞧着赵家佑那懵懂的样子,顾昭叹了口气。

        “赵叔都没和你说吗?”

        赵家佑摇头。

        顾昭:“……成,咱叔心大。”

        两人一路走,一路说着话,很快六马街便到了。

        顾昭见着赵家佑回了赵家,这才往回走。

        一轮弯月高高挂在半空,风嬉闹的卷过树梢,沙沙声中,一缕呜咽声似有似有。

        岸边的草还是一片的干枯,顾昭提着灯走过,脚下一片窸窸窣窣,倏忽的,她停住了脚步,侧耳倾听。

        “什么声音?”

        金凤仙提着灯飘了过去,不过片刻又飘了回来,“小昭哥哥,那儿有个小孩在哭。”

        顾昭:小孩?

        “和你一样吗?”

        金凤仙愣了愣,随即摇头,“他是人。”

        这声音有些低,显然有两分失意在里头。

        “小孩?这时候怎么有小孩在外头?”

        顾昭顾不上金凤仙的失落了,她环看了眼周围,这里一片的漆黑,在往下便是樟铃溪的江水,不论这孩子是怎么出来的,这时候在外头,那是八戒兄进汤锅,活要命了。

        “在哪儿,带我瞧瞧去。”

        顾昭捏紧了手中的六面绢丝灯,抬脚就跟上金凤仙。

        风在耳畔刮过,绢丝灯桑皮纸的那一面被吹得簌簌发响,顾昭踩着枯草堆爬过斜缓的上坡,站在河堤高处四处看了看。

        果然,在偏东的那一处,河边有一团隐隐约约的光团。

        ……

        顾昭放慢脚步走了过去,只见一个和金凤仙差不多年纪的男童,此时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抹着脸。

        他脚边搁一盏昂首抬蹄的小马灯。

        顾昭在河堤处瞧见的火光绰约,就是这盏灯火释放出来的。

        ……

        “谁!”听到动静,谢郁子一下便站了起来。

        待瞧见顾昭灯柄上坠着的铜锣,他松了两分劲,嘀咕道,“是更夫啊。”

        谢郁子重新蹲了下去,一边往河里丢东西,一边继续抹泪哭。

        被无视的顾昭:

        “小孩,你在这里干嘛?夜深了,外头危险,你是哪家的?我送你回去。”

        谢郁子不理人。

        顾昭皱眉瞧着他一下下的往河里丢草,仔细一看,那并不是草,而是一株株根茎犹带湿泥的芫荽,棵棵青翠,也不知道扔了多久了,小童手上染上了泥巴还有芫荽的汁水。

        芫荽滋味霸道,顾昭鼻尖隐隐被芫荽特殊的香气环绕。

        “他在祭奠他阿爷。”旁边的金凤仙突然开口。

        顾昭侧头看去。

        “真的。”金凤仙点头,“我刚才听到了,他在那里哭他阿爷,说这草是他阿爷最爱吃的,让他阿爷要吃多一点,吃饱一点。”

        金凤仙有些不解,“小昭哥哥,他阿爷是羊吗?为什么爱吃这些草?”她皱了皱鼻子,鬼脸有几分可爱。

        “这草臭死了。”

        顾昭:臭吗?

        其实还怪香的,尤其煮鱼的时候。

        她收回思绪,不忘替这男娃的阿爷正名,“这不是草,是芫荽。”

        “哦。”金凤仙似懂非懂,“这草的名字还怪好听的。”

        顾昭:

        另一厢,谢郁子见不到金凤仙,他听到顾昭的话,点头抽搭道,“没错,这是芫荽,我阿爷最爱吃这个了。”

        他从竹筐中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