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第 58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 第 58 章

第(3/3)页

,顾昭听到动静,转头往回看,摊手道。

        “得,你也别回玉溪镇了,直接回靖州城吧,你的管家驶着宝船来接你了。”

        潘寻龙回头,果然,水天相接的地方一艘宝船越来越近。

        宝船驶近,俞管家半个身子挂在船沿上,探出脑袋,欢喜不已。

        “少爷,我可算是找到你了!”

        他说完,转头就要吩咐船工放软梯。

        顾昭:“不用这么麻烦。”

        说完,顾昭化炁成风,风托着潘寻龙,缓缓的将他送到了宝船上。

        俞管家眼睛都瞪大了。

        潘寻龙先是一惊,随即大喜。

        “哈哈,好玩好玩,管家你快瞧,我会飞喽!”

        他一边说,一边还用手做鸟儿振翅的动作,缓缓落地的时候,倏忽的又抬脚做那大鹏展翅,金鸡独立的姿态。

        顾昭也配合,在最后那一下,风打着旋儿朝潘寻龙的脸上拍去,他的长发在风中飘飘扬扬。

        潘寻龙沉声:“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顾昭:“哈哈哈!”

        不愧是龙太子和小龙女的后辈,这戏瘾是一样的足。

        潘寻龙收了手,惋惜方才手中没有一根剑,他的眼睛瞥过顾昭手中的竹蒿,暗暗可惜,便是有一根竹蒿也是成的啊。

        要是那般,定然更像那等江湖侠士了。

        顾昭哈哈又笑了一声,冲潘寻龙拱手道。

        “小潘哥,我走了!”

        “慢!”潘寻龙收敛玩笑模样,郑重的冲顾昭做了个揖,沉声道。

        “多谢顾小郎相助,了我潘家数代人的夙愿。”

        顾昭摆手,“客气客气。”

        潘寻龙瞧着那竹排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这才吩咐船工扬帆,一行人朝靖州城方向驶去。

        接下来的两日,日子倒是太平。

        顾昭夜里巡夜打更,白日在涯石街桑阿婆店里学习扎纸术,老杜氏瞧到了唠叨不停。

        “再是修行也不能这样啊。”

        “人没有休息哪里能成?”

        这日黄昏时刻,她将顾昭的六面绢丝灯和铜锣梆子藏了起来。

        唬着脸道。

        “不成不成,你今晚得给我好好的歇歇,知道没!”

        老杜氏多瞧了几眼顾昭的脸色,有心想要说,你快瞧瞧你那脸色,但是,她对着顾昭白皙又带着红润的脸色,实在是昧不下良心说了。

        老杜氏:

        顾昭打商量:“巡夜回来再歇,明儿不去桑阿婆店里了,成不?”

        “成成成!”老杜氏叹了一口气,转身去掀开灶房里的米缸,从里头拿出了六面绢丝灯以及铜锣等物。

        顾昭:

        居然藏在这里了。

        顾昭从老杜氏手中接过六面绢丝灯和铜锣,瞧了一眼老杜氏。

        目光落在她两鬓的白丝上,顾昭心里涌起了愧疚。

        是啊,奶奶也是会担心她的。

        虽然她自己觉得不累,但老人家思虑重,以前她吃一碗饭饱了,老杜氏还觉得她没吃饱……

        吃饭尚且如此,眼下她连续三日夜里忙,白日接着忙。

        奶奶会担心也是正常的。

        顾昭心里定了定,开口道。

        “阿奶,我今儿夜里就在家里歇着,不去当值了。”

        老杜氏欢喜:“当真?”

        见顾昭点头,她松了一口气,就连那头发丝都透着轻松,碎碎的念叨道。

        “那可真是好,你啊,怎么这般胡来,我都怕你修仙不成,回头修成大鬼喽!”

        老杜氏拿着帕子抖了抖,瞥了顾昭一眼,嗔道。

        “还得是劳碌命的劳碌鬼!”

        顾昭嘿嘿笑了一声。

        说是说不想让顾昭今夜去巡夜,老杜氏却也怕没人看着,玉溪镇夜里会不太平。

        当下便忧心道,“不然让你爷爷去走一走?就是他没那么大的本事,只能跟以前一样,走两条街罢了。”

        “姥姥,我去吧。”卫平彦脚步轻轻,悄无声息的在老杜氏身后探头。

        老杜氏拍心口,“嚇,吓我一跳,是平彦啊。”

        卫平彦瞥了顾昭一眼,慢吞吞道。

        “就当是谢你前两日捞的大鱼了,不用客气。”

        顾昭失笑。

        前两日和潘寻龙分别后,回程的时候,她正好瞧到鱼群,一竹蒿拍下去,震晕了好几条大活鱼。

        鱼儿鲜美,肉质细嫩,可把猫儿表哥欢喜坏了。

        顾昭:“成!表哥莫怕,我唤大黑陪你。”

        说罢,顾昭拍了拍六面绢丝灯笼,一只威风凛凛的大黑狗从里头跳了出来。

        “大黑。”顾昭蹲地,亲昵的捏了捏大黑的耳朵,“你今儿陪表哥打更成不成,表哥还不知道怎么做呢,你教教他啊。”

        大黑狗瞥了一眼卫平彦。

        卫平彦瞥了一眼大黑。

        哼!

        一猫一狗,齐齐的扭头。

        顾昭:

        “去不去?啊,你说去不去?”顾昭作势去提大黑的耳朵,“还想不想吃大棒骨肉味的香火了?”

        “汪呜!”大黑狗趴地,缩了缩耳朵。

        去啦去啦!

        顾小昭真讨厌!

        顾昭满意,转头看向表哥。

        “表哥,你有问题吗?”

        卫平彦瞧着笑眯眯的顾昭,陡然想起他杀鱼剥鱼皮刮肉的模样。

        他可是听说了,这顾小昭凶悍着哩!隔壁王慧心那后娘披人皮,顾小昭就像是剥鱼皮刮鳞一样,三两下就把人皮剥了下来。

        想到这,卫平彦打了个寒颤。

        老老实实的摇头,小声道。

        “没有呢,表弟。”

        他小心的接过顾昭手中的灯笼,又在肩上挂上梆子,转头呼唤大黑。

        “小狗,走喽!”

        说罢,卫平彦抬脚走出了顾家院子。

        大黑狗在原地咆哮。

        “汪汪汪,汪汪汪!”

        臭猫!叫谁小狗呢!

        大狗,它大黑是大狗!

        顾昭一个愣神,大黑像一道闪电一般追着卫平彦跑了。

        “我怎么觉得,表哥有些怕我?”顾昭摸了摸自己的脸,回头问老杜氏,脸上有着困惑。

        “阿奶,我生得很凶吗?”

        “我今儿早上瞧了铜镜,我长得有几分像姑妈,脸冷心可不冷,走出去也好多婶子夸我俊俏哩!”

        老杜氏:

        这一猫一狗的去当值,顾昭有两分不放心,随即想道,这不是还有赵叔嘛!不怕不怕。

        顾昭洗漱完,早早的上床歇了。

        夜愈发的深了。

        江风凉凉的吹来,伴着八郎的呼唤。

        “顾道友,顾道友,顾道友”

        “呜呜,顾昭,救命啊……救救龙君!”

        顾昭昏昏沉沉,只以为在梦里,倏忽的,她的神魂在睡梦中猛地往下坠,一下便睁开了眼睛。

        顾昭惊疑,“是梦吗?”

        她随手披了件袍子,推开门朝屋后的河岸边走去。

        江风凉凉的吹来,河岸边的杨柳枝条微微晃动。

        顾昭凝神去听。

        靠近了江水,那风声听得更清晰了,遥远的地方,八郎的声音若有似无。

        “顾昭救救龙君,顾昭”

        顾昭心里一惊,真的是八郎在呼救!

        她直接跳上河岸边的小船,化炁成风,小船似箭矢一般的贴着水面出去。

        顾昭燃了三根香,烟气凝聚成白鹤,她心里焦虑,语气却镇定,安抚道。

        “八郎莫慌,我快到了。”

        白鹤带着讯息消失在樟灵溪中。

        ……

        顾昭顺着声音,化炁成风,小船一路疾驰,那方向分明是靖州州城的方向。

        还未靠近,顾昭瞧着远远的那一片火光,惊住了。

        “这是山火吗?”

        靖州城三面环山,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迂回宛转盘绕,像是卧龙护珠一般,将里头的靖州城护在其中。

        然而此时,本该山青水秀的大山却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便是顾昭这样在遥遥江水中,一眼望过去都能看到。

        靖州城那一片亮如白昼。

        顾昭心急,手诀翻飞,小船快速的朝靖州城驶去。

        息明山起了大火,夏日闷热,草木丰茂,山上更有许多陈年的枯枝,火势一起,势不可挡。

        被息明山围绕的靖州城里一片的烟雾。

        更糟糕的是,今夜有风!

        风气向东,不断的朝着靖州城内刮来的,零星有火花被吹来了。

        靖州城里楼宇林立,店肆密集,不论哪一处着了火,都是一场大灾。

        潘知府和皂隶一起巡夜,不知道是烟熏的还是急的,他的眼睛熬得一片红。

        “快,三人一组,遇到火情就急促鸣锣。”

        皂隶:“大人!”

        他的眼里都有泪花。

        潘知府掩住自己眼里的泪,目光沉痛的扫过周围,声音有些颤抖。

        “让百姓收拾细软,码头处安排船只,实在不成,实在不成”他的眼睛扫过那火势汹涌,绵延不断的山火,哽咽了一下,嘶哑喊道。

        “弃城!”

        皂隶哽咽:“是!”

        这几日天气晴朗,没有半分落雨的迹象,山火无情,靖州城的地势又是被息明山环绕,火势蔓延开来。

        一旦靖州城起了火,那便是半座城,乃至一座城的事情。

        ……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