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第 111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第 111 章

第(3/3)页



        陈伯文摆手,“不了不了,昨儿杀猪,家里也留了好一些,你嫂子还做了杀猪菜,冬日里吃一份血旺,暖和又大补哩,我赶着家去,回头都给二弟吃光喽!”

        陈伯文想着那血旺以及猪肉的滋味,忍不住舔了舔唇。

        香!这猪儿真香!

        以后要是再有人和他说什么五趾的猪肉吃不得,他非得撅回去不可,明明香着嘞!

        陈伯文这么说,陈小莲只得作罢,她转身唤赵刀。

        “当家的,帮我送送大哥。”

        赵刀从外头进来,手中还拎着背篓,当然,里头的肉和猪蹄,他已经搁在了灶房里,不过,眼下这背篓也不空,里头搁了一些熏肉熏鹅,还有一小袋子的山珍,这是回礼。

        “大哥走吧,我送送你。”赵刀声音沉沉。

        “哎哎,多谢妹婿了

        。”陈伯文起身,弹了弹吃到身上的米卷渣。

        陈小莲热情:“给大哥也带点米卷,拿回去给外甥们吃,这年节里,小娃娃也要甜甜嘴儿。”

        陈伯文背上背篓,乐乐呵呵的出了赵家大门。

        不错不错,他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送走了陈伯文,赵刀进灶房里整了整肉,他拎了一个猪蹄看了看,心里也是熨帖,嫂子是个贴心人,上头的毛啊皮啊,都处理得很干净。

        倏忽的,赵刀的视线看着那缺了块皮的猪脚位置,颇为纳闷,“这儿的皮怎么要剜掉了?”

        他又拎了几块看了看,四个蹄子都是这样。

        赵刀不解:“怪哉怪哉。”

        “什么东西怪了?”陈小莲扶着肚子过来。

        她面上不无得意的继续道,“我就和你说了吧,我大兄他不会坑我的,这不,钱不就还回来了吗?”

        她的视线扫过灶房里搁的肉,下巴微微昂了昂,“这可差不多是半头猪了,瞧这猪蹄子的模样,还是头大猪嘞,我娘家可不小气。”

        赵刀气闷,是是,她娘家不小气,小气的是他!

        “下次有什么事,你能和我商量商量再做决定吗?”

        陈小莲脸沉了沉,“左右不是还回来了吗,还说这个干嘛!”

        赵刀气得几乎要仰倒。

        他瞧着那肚子,又将气怒生生憋回去,罢罢,眼下他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万事等娃儿生了再说。

        这么一打岔,赵刀也不再计较那猪蹄上少的一块皮儿,说不得是那儿长了包,被嫂子料理时剜掉了。

        赵刀:“这肉你现在要吃么?”

        “我给你炖上。”

        陈小莲有些馋,不过,她却也爱惜这肉,看了片刻,目光恋恋不舍的移开,道。

        “不了,先冻上吧,等娃儿生了再炖,到时搁点黄豆也好下奶,今儿就吃冬笋,顾家伯娘说了,吃点冬笋,我这脚也没这般受累。”

        赵刀自然是应下。

        日子在日头的东升西落中,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转眼,顾昭已经回到靖州城五日。

        欢乐又悠闲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大家伙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年节喜庆的气氛一点点褪去,只是偶尔几声零碎的爆竹声起,让人知道小娃娃们还捡着爆竹,偶尔点一点,闹出一点年节的余味。

        大柳枝巷,周家。

        周达闻到香味,侧头对藤椅上的江香兰道,“你等我下,鱼汤差不多好了,我进去端粥和鱼汤出来。”

        江香兰有些精神不振,闻言笑道,“好,我等你。”

        周达拿着木托盘,端了粥和鱼汤出来,眉眼里都是笑意,“老婆子,今儿这鱼特鲜,你瞧这汤的颜色”

        没有听到动静,周达有些意外的抬头看了过去。

        只见明媚阳光下,藤椅上的老太太梳着整齐的头发,她眼睛阖着,嘴角微微勾起,似乎是想起了久远时光里的欢喜时刻,粗糙的手垂在旁边,风来,偶尔吹乱一丝白发。

        唉。

        周达心里叹了口气。

        他将木托搁在旁边的石桌上,抬脚走到藤椅旁边,轻轻的在圆凳上落座。

        片刻后,他将那垂在一边的手握在手心,感觉着那泛着凉的温度,轻轻的又叹了一声。

        “说好了等我的。”

        近来,靖州城太平许多,潘知州瞧大家伙儿巡夜辛苦,索性就安排两人一队,分散的在靖州城里巡夜,夜里不需要那么多人,活计也轻松了许多。

        没有了头

        儿时刻盯梢,是以,钱炎柱和卓旭阳两人一边走,一边还能唠嗑,夜里的巡夜时光也好消磨了。

        又是几日时光,靖州城出了一则异事,颇为稀奇,这事儿为已经慢慢平静的靖州城又添了两分热闹,大家伙儿颇有兴致的谈论着。

        这日,顾昭提着绢丝灯巡夜,路上碰到衙役钱炎柱,他正在和搭伴的衙役卓旭阳在谈着什么

        瞧见顾昭,钱炎柱眼睛一亮,招呼道。

        “顾小郎,来来,你是行家,你来说说,这是怎么的一个情况。”

        顾昭抬脚走了过去。

        卓旭阳点了点头,“顾小郎。”

        顾昭回礼:“卓大哥。”

        她将目光看向钱炎柱,有些好奇道,“炎柱大哥,怎么了?”

        钱炎柱快言快语,“嗐,就是大家最近说的,大柳枝巷周家的那事儿。”

        “那家老太太没了后,他家老爷子给她办完后事,大家都说,亲眼瞧见他变成蝴蝶追着老太太去了……”

        “顾小郎你说,这人真的会变成蝴蝶吗?”

        顾昭:

        人会不会变成蝴蝶,她也不清楚,不过,周达老爷子那事儿她知道啊。

        他不是变成蝴蝶了,他那是心愿完成,脱离纸身,纸身飘忽而走罢了。

        钱炎柱也不是非要顾昭的回答,他就是想和人谈谈这事儿,说说自己心里的感慨。

        “唉,说书先生都唱了,周家老太太和老爷子,他们这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鹣鲽情深呢。”

        卓旭阳打了个寒颤,推搡了下钱炎柱。

        “好了好了,酸不酸啊你。”

        顾昭失笑。

        片刻后,她似乎是感觉到什么,提着六面绢丝灯往后瞧了去。

        冬风吹拂而来,在那黑暗之中,两道影子朝顾昭遥遥的挥了挥手,这才转身入了那晦暗又灰蒙的鬼道之中。

        他们一高一矮,一个瘦削一些,另一个有些胖,背微微有些弯驼。

        不过,两人彼此搀扶,相偕而行,就算前途灰蒙,脚下的步子却也是轻快的。

        “多谢顾小郎了。”缥缈的鬼音传来,虽然幽幢,但那平静之意却将那怖人的鬼音淡去。

        顾昭愣了愣,随即笑道。

        “周伯,周婶,一路走好。”

        情至浓处,所谓刻骨铭心,不过是一句我等你,而那人,他又如约追寻而至罢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