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9章 第 149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第 149 章

第(1/3)页

这些天少雨,  官道上的青石板路被晒得干干的,斜阳落到了山林的另一边,残留些金色的余辉在山顶。

        车轮磷磷,卷起阵阵浮土。

        “驾!”钱炎柱甩了个马鞭。

        马儿疾驰,  很快,  这一处便跑过了两辆车马,  潘知州撩起帘子,  朝外边看了一眼,不禁叹道。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一处还是老样子。”

        顾昭也看了过去。

        这一路的官道都是青石板铺就而成的,  约莫丈宽,  能容两辆车马并行,  两边时不时能见青苗丰茂的农田,  还有青松挺拔,瞧见炊烟的地方,  必定能见到一处茶寮。

        只见茶寮用竹竿支起,  上头罩一块油布,  卖茶的老妪老汉在茶寮里忙碌,茶汤飘起热气,斜阳之下,为奔波在外的旅人带来一处短暂的安宁和歇憩。

        “大人,  前头有一处茶寮,  咱们要不要去歇歇?”钱炎柱的声音从外头传来。

        潘知州:“不用,约莫再跑马五六里,就能到驿站了,到时咱们直接在驿站里歇息用膳。”

        钱炎柱:“好嘞!”

        ……

        顾昭钦佩:“大人好记性。”

        潘知州回头对上顾昭的眼睛,抚须笑了笑,  “都走过好几趟了,赶考时候,再加上三年一趟的述职,要是不记熟一些,心里没有盘算,就得露宿荒郊了。”

        他见顾昭感兴趣,就指着青山,和顾昭介绍这一处的山脉,又说起这附近的村庄。

        这一地靠近京城,且在官道之旁,百姓的日子自然好过。

        顾昭这才知道,许多京官还在这一处置办下田地,再派下亲信做农庄里的管事,毕竟,京城居大不易,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要钱,平日里花销的银钱都不凑手了,哪里还能在京郊买下田地。

        这一地有通达的官道,不论是运粮进京,还是消息的传递,都是十分便捷的。

        潘知州抚须,“是以,别瞧仙安这一处离京城还有两日的行程,地价可不便宜。”

        说罢,他想了想,说了个三年前的地价。

        顾昭听后咋舌不已。

        这般贵……

        她放眼朝官道两边的田地看去,那些青苗丰茂的田地在她眼里就不再是田地了。

        那是一锭锭白花花的银子啊!

        ……

        车轮磷磷,俩辆马车到了驿站。

        顾昭率先下了马车,抬头就见驿站的大门处挂了个匾额,深褐的木头,带着岁月的痕迹,上头以墨渍银勾虿尾的勾描着仙安驿站四个大字。

        尤其是仙字。

        仙字从人从山,这一字既写出了人的潇洒自然,又写出了山林的缥缈绵延,组合起来就成了仙人的逍遥肆意,端的是有大家意境。

        潘知州踩着钱炎柱摆好的下马踏,姿态从容的下来了,注意到顾昭的视线,他也朝匾额上看去,抚了抚袍子上因为久坐而起的褶子,笑道。

        “震撼吧,我头一次看到时,也是看愣了,短短的四个字就能瞧出书写之人的功力着实不凡,尤其是仙字。”

        他停顿了下,还未说话,就听顾昭接话道。

        “出尘脱俗,似有仙人拂袖踏云归去。”

        潘知州一击掌,“是喽!顾小郎说得好,就是这样的感觉。”

        一行人继续往驿站里走,路上,潘知州和顾昭还在说着匾额上的字。

        潘知州:“你道这手字是谁写的?”

        顾昭摇了摇头,“不知。”

        潘知州目露钦佩,“是太祖,当真是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不单单是功夫好,这一手字写得也是极好。”

        “当初战乱,各地都毁了大半,驿站也是如此,当朝定下后,最先修的便是驿站,因此,各地驿站的匾额,是太祖赐下的墨宝,然后再由各地拓描成匾额,转眼都百多年的时光了。”

        潘知州唏嘘,物是旧时物,倒是不见旧时人。

        ……

        顾昭能理解为什么百废待兴,最先修的是驿站。

        俗话都说了,消息灵通,生意兴隆,这国君自然更是如此,掌握的消息越多越新,他能支配的人和事就更多了。

        驿站,它就像国家血液流通的管道,传达上头的意志,再将各处的变动朝京都反应而去,有它,国家才能鲜活。

        ……

        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跟着潘知州进了驿站,陈长史拿着文书上前和驿丞交涉。

        此处驿丞姓汪,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生得有些矮小,背微微有些躬驼,面容有些黑。

        他生了一对的三角眉,眉短而杂乱,瞧过去有些凶悍,下头是一双如鹰般锐利的眼眸。

        汪驿丞看了看文书,又看了一眼潘知州一行人,简单的道了一声大人,就算是问候了。

        潘知州也拱了拱手,回了个礼。

        汪驿丞转头唤驿卒,“大钱,大钱,给潘大人开两间屋舍,一间单间,一间通铺,再给马儿准备些料豆和苜蓿草。”

        “好嘞!几个大人跟我来,大人们风尘仆仆,都累了吧,我先带大家去屋里歇息,马儿我一会儿会照料。”

        被唤做大钱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长手长脚,眼睛清亮,他瞅了瞅顾昭一行人,咧嘴笑了笑,黝黑的皮肤显得有些憨憨的。

        潘知州:“有劳小哥了。”

        一行人跟着大钱一道往楼上走。

        ……

        仙安驿站京里往来的官员颇多,是以,这处驿站建得也颇大,虽然从墙角那斑驳布满青苔的青砖,还有屋舍的木头颜色可以看出,这一处驿站有些年月了。

        不过,屋舍倒是维护得挺好。

        起码沿着那木梯上去,只有木头结实的咚咚声。

        ……

        驿站往来人多,屋舍紧张,便是单间也是窄小,里头只搁了张床榻,一张方桌和圆凳,上头一壶的茶水壶,旁的也没有别的东西了。

        通铺的屋舍倒是大间,一开门,左右两边皆是连通的床榻。

        此时春日,夜里还是有些凉,床榻上搁了一床藏青色的棉褥,枕头也是同色。

        顾昭伸手摸了摸,倒是有些意外了。

        虽然棉褥老旧,不过应该这几日都有晒过,入手有些许的蓬松。

        可以看出,虽然条件不好,驿站还是尽心做到了他们能做的。

        大钱看过顾昭几人,见顾昭年纪小,他还冲顾昭笑了笑。

        “后院有口井,还有几口灶,灶里一直有热水烧着,你们要是洗簌,可以去楼下的澡屋,要我们帮忙提水也成,一桶热水十枚铜板,不要我们帮忙的话,一桶就五枚铜板。”

        钱炎柱咋舌,“十枚铜板一桶热水还不贵啊。”

        大钱皱眉,“哪里贵了,就收点跑腿费和柴火费了,你去别的地方瞧瞧,还没我们这么实惠呢。”

        卓旭阳自来熟的揽过里大钱的脖子,笑道。

        “好啦,小哥别恼,我这弟弟头一次出远门,没见识,十枚铜板确实是良心价了,你别和他计较,说起来,你姓钱,他也姓钱,这是缘分,往上数几代说不得还是一家亲呢。”

        大钱来了兴致,眼睛晶亮,“哦,你也姓钱?”

        钱炎柱点头。

        顾昭凑趣,“我们都叫他小钱哥。”

        钱炎柱想瞪人,瞧见是顾昭,又不敢多瞪了,只得委委屈屈模样,捏着鼻子认下了。

        “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