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6章 第 156 章(捉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第 156 章(捉虫)

第(2/3)页

白玉管笔上倏忽的莹光大盛,小巷子里起了一阵风。

        接着,此处站了个头戴纶巾,穿青色书生袍的小娃儿。

        宽袍衬得他细骨伶仃,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显得格外的大。

        管聿小心的觑了顾昭一眼,“哥哥?”

        顾昭眉心蹙了蹙,她绕着管聿走了一圈,上下打量,有些困惑模样。

        “怪了,我怎么觉得,你好像又瘦了一些。”

        准确的说,是更憔悴了一些。

        管聿抿了抿唇,没有说啥。

        顾昭也不多言:“走吧,我先送你们回去。”

        说罢,她瞧了一眼竹架上的老伯。

        只见他闭着眼,眉心紧紧的蹙着,便是在梦里都是忧心模样,时不时有几句呓语从唇畔溢出,嘴唇上头起了一串的火燎泡,烂了又结了痂,花白的发凌乱的散着。

        顾昭叹了口气,心神一动,手中出现了一床薄毯。

        薄毯盖在了老者的身上,顾昭伸手掖了掖,让春日的凉风不至于入了身子骨。

        管聿瞧到顾昭的动作,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将话头搁下,只埋头在前头领路。

        走过三条巷子,又过了一处石拱桥,避着人群,偶尔遇到街坊,大家难免关心,管聿说了几句不打紧,又说外头春风微凉,紧着带阿爷归家,寒暄了两句,这才脱身。

        顾昭看了一眼。

        是阿爷么?

        一刻钟后,玉华街街西,一处颇有些年头的四合院里。

        青衣小子帮着将老者搬上了床榻,又细心的盖了盖被褥,事情忙完后,两人身上光亮一闪而过,片刻后,两条柳枝轻飘飘的落在了顾昭摊开的手中。

        管聿瞪大了眼睛。

        竟,竟然是柳枝化人吗?

        就连那抬人的竹架子也成了一片绿叶和两根木棍。

        顾昭好笑,“小把戏罢了。”

        管聿羡慕不已,“我就不会。”

        顾昭:“那不一样,你是笔灵,你会写锦绣文章啊,更厉害的。”

        这话一出,管聿倏忽的脸一红,眼神也飘忽了下,“倒,倒也不一定是锦绣文章啦。”

        顾昭有些意外的瞧了他一眼。

        不是锦绣文章是什么?

        管聿岔开话题,“哥哥,前两日,你便瞧出我的真身了吗?”

        顾昭点头,“你身上有玉石的炁息,特别的纯净,我那时便知你是玉石成精,不过,你是一管笔,我倒也只是猜测。”

        “管聿管聿,一管聿笔……这不是明晃晃的在告诉别人,你是一管笔成精了么。”

        管聿只见她倏忽的笑了笑,就如春风拂过,千树万树的花开。

        窗棂处正好一缕阳光斜斜的照了进来,春光好似在那白皙的面上绽开。

        他低下了头,眼睫如一尾黑蝶停留。

        她瞧出他的真身,他也瞧出来了,毕竟,他可是画过无数的美人呢。

        这不是哥哥,是个姐姐……

        不过,他才不会说。

        ……

        顾昭的目光扫过周围,可以瞧出,这处的宅子上了年头了。

        到处能见到岁月斑驳的痕迹,角落里的青砖爬了青苔,窗扇被风雨侵蚀,木头颜色沉沉,带着坑坑洼洼的痕迹。

        不过,这一处同样收拾得很用心。

        光束从瓦片上透下来,有细蒙的尘埃在半空中悬浮,屋里摆了好几处的书架,靠近窗棂的地方摆了张方桌,上头搁了墨条和砚台,一沓的毛边纸用山形的镇纸压着。

        独独不见笔。

        ……

        “聿儿,聿儿……”一声带着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

        “阿爷,你醒了啊。”管聿眼睛一亮,三两步的走到床榻边,伸手将人搀扶着坐了起来。

        顾昭回过头。

        “聿儿,聿儿……”老者颤抖着手,抬手要去摸管聿的脸,他浑浊的眼里又有了丝清明。

        “聿儿越来越瘦了,阿爷瞧了心疼,你别管阿爷了,阿爷送你去旁人家吧。”

        “……竹笆街的张书生不错,阿爷前些日子去瞧了,他一手山水画的丹青着实了得……不不不,他为人迂了一些。”

        “要不,咱们还是选杏仁街的许书生吧,听说他很是有奇思异想,前些日子,书坊热卖的草汀游记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不不不,瞧那文字又轻浮傲慢了一些……”

        老爷子自说自话,自己想一个,还不待管聿开口,他紧着就又否认了。

        眉头紧蹙,只觉得把自己的乖孙孙交给谁都不妥。

        管聿无奈,“阿爷。”

        老爷子抬起头,他的目光落在管聿因为瘦削而显得格外大的眼睛上,顿时心中大恸。

        他摆摆手,别过脸,声音带上了悲凉之意,隐隐好似还有一丝的哭腔。

        “罢罢,不拘是张书生还是许书生,抑或是旁的什么李书生……哪个都比我这不中用的老书生好……聿儿,你去吧,别管我这老骨头了,好歹去外头吃一顿饱饭。”

        “阿爷,我那儿都不去!这是我的家。”管聿嘴唇一抿,带着一股倔强。

        “聿儿,你!”老爷子抬起了头。

        他眼里的情感复杂极了,既有伤痛,又有欣慰,还有着忧心忡忡和颓然。

        倏忽的,他目光一凝,瞧着屋里背着身看墙上画作的顾昭,眼睛都瞪大了两分。

        管老伯抬手指着顾昭,又去瞧管聿。

        “聿儿,这,这人是谁?他什么时候在这的?”

        顾昭回过身,笑着道,“老伯好,我一直在这呢。”

        管老伯一窒。

        ……一直都在?

        他有些懊恼,开始回想,方才,自己有没有说什么不能说的话?

        再瞧管聿时,管老伯有些老迈浑浊的眼睛狠狠的剜了一眼。

        傻小子!也不知道提醒他一句。

        要是让人知道了真身,该如何是好啊!

        “阿爷,哥哥他知道。”管聿低声。

        管老伯眼睛都瞪大了两分。

        什么?

        什么叫做他知道?

        ……

        接着,管聿将方才发生的事情说了说,最后道。

        “要不是哥哥凝了水炁,化了条大鱼相助,我都没力气拖阿爷上岸呢。”

        听了这么一朝话,管老伯心生后怕,他懊恼的捶了捶自己的脑袋,沮丧又颓败。

        “都怪我……居然那么多人在一旁瞧着,想想都害怕,要是聿儿你被瞧到了真身,就得被镇在雁门塔中了。”

        听到雁门塔,管聿脖子缩了缩,面上有畏惧之情。

        ……

        那厢,顾昭也是知道雁门塔的。

        这两日,她在芙城里闲逛,这雁门塔,她也是有瞧到过的,这是京畿最高的建筑,落坐在城南,是十七重的阁楼高塔,前朝时候便有了。

        在坊间话本里,这处高塔能镇一切妖邪,更有大妖镇在下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