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盛世一统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盛世一统10

第(1/3)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九月中,    天气凉爽,镇上车队到了西坪村接人去京城。

                这次车不多,多是骑马的,    盖因七月时,黎周周让镇上待得无聊的亲兵先把昭州带来的十几辆车厢家伙什给运到京里,里头有书箱、衣笼,还有顾兆用趁手的东西,这些先送了过去。

                因此这次出发的车队,没什么重物,还多是骑马,走的很轻快。

                应当十月初就能到了。

                分别时,黎大去送父子俩,说:“路上也别太赶了,怕福福水土不服,爷爷可舍不得福福。”

                “福福到京里等爷爷,爷爷可别舍不得回来。”黎照曦是跟爷爷依依不舍。

                祖孙三代能看出来,    黎大是对西坪村感情最深厚的,尽管十多年没在村中,可回来后不需要怎么适应,    是骨子根就是这里的人。而黎周周与福宝对着京里的人,    才是最恋念的。

                京里有顾兆,那京里就是俩人的家。

                黎大是想多留一些日子,这回京里,    哪里有在村里自在痛快?

                黎周周留了一个男仆在村中照顾爹,想着等京里安顿好了,再派人回来接爹,先让爹在村中多痛快舒坦些日子,    过去这么多年,爹跟着他们去府县、去京里、去昭州,如今不急不赶,由着爹喜好了。

                “知道了爹,您在村里也别老下地。”

                “知道知道,放心,村里有你二叔有老乡,哪能累着饿着我,再说你还留了人。”

                “早早去,别耽搁了。”

                黎大摆摆手,他年纪大,过去十几年享福不干重活,如今下地的把式可比不得村里人了,不过他就是喜欢下地,喜欢庄稼一天一个样。

                回头同朱老四还能好好喝一杯。

                两村人皆来送黎周周和福宝,黎周周上了车,挥手让乡亲们别送了,进了车厢,前头带队的赶着马,车队哒哒上路,影子越来越远。

                终于回京了。

                等车马走远了,黎周周掀开帘子,看着老远处小小的丁点人影,大家还没散,还在原地送他们。福宝就说:“阿爹舍不得村里吗?”

                “也没舍不得。”

                福宝便懂了似得点头,说:“我懂,爹说了,离别总是要有愁绪的,但未来更期待。”

                “你爹说的对。”黎周周笑说。愁绪也没了。

                也不知道相公在做什么。

                京里。

                顾兆自打进了皇城做了首辅后,先前一个月是每天住办公室——此时的顾大人也没觉得如何,因为府邸没收拾好不说,最重要的是家里人没来,回去也没意思,住办公室也好,挺方便的。

                自然长久住皇宫也不合适——言官参了他。折子是送到首辅桌上的,因为光武帝不爱批第一批折子,嫌第一批折子废话太多没个重点,要内阁进行第一论决策后,小事内阁批改下决策,大事让圣上看。

                这是内阁职权。

                内阁这部门从前好几朝传下来的,但实际上,在大历太-祖时就有意收拢,到了康景帝时期,内阁快成了秘书部,决策权少了,只是写文章、圣旨这些东西的。

                更别提京里言官御史监察百官,那奏章是直达圣上桌案——还曾参过内阁大臣仪容不整,圣上当时罚了。

                于是内阁一度成为了花架子摆设,还是康景帝老年时期,精力不济,才重新用了起来,分配了一些不算太大的事,交有内阁决断。

                可现在内阁有了实权——其实也不算内阁,主要是首辅实权在握。

                顾兆看着参他的奏章,写的是铿锵有力引经据典,把他骂的狗血淋头,说他一个外男在皇宫久住其野心之大,如今又把持朝政,以后定会架空圣上权利,是第二个佞臣辅政王之流。

                “……”这位咋还提前贷款以后的事呢。

                整个内阁官员知道顾大人手里奏章谁递的,也知道里头内容,却什么话也不说,眼观鼻静悄悄的,就看新首辅如何处理。

                是递给圣上呢,还是以后主动收敛。

                “文章写的还成,挺愤慨的。”顾兆看了下人,跟吏部尚书说:“拟个调任函,这位赵大人别当言官了,屈才,来咱们内阁,就到严大人手下写文章。”

                把人言官给调到内阁做秘书了。

                内阁所有官员:……

                户部尚书梁子致先心里发笑,这个师弟。

                这些老东西都等着看师弟怎么处理,各有各的后手,只是没想到,他家师弟还真做了奏章上的‘刚愎自用’、‘首辅独断’了。

                顾兆一上任,除了前半个月一直看文书,理头绪,而后一系列的举措:像是把严谨信调自己手下有了实权,把他师兄梁子致提成了户部尚书,他自己人两位进了内阁。

                连着在礼部窝了多年的郑辉,也高升了。

                时下是‘举贤避亲’观念,尤其顾兆大权在握,刚一上任就咔咔直接给自己人升、提拔,看的满朝百官都傻了眼,此人就不怕圣上忌讳结党营私吗?

                老油条们自然是按兵不动,等着,等圣上侧目,到时候略微一挑拨,这年轻的首辅就做不了了。

                还是年轻。

                只是没想到三个月过去了,圣上也没多问、责怪一句新首辅,而新首辅举措更多,今年开了恩科,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