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万里江山开新颜 九
第205章 万里江山开新颜 九
第(2/3)页
多数国家认为英国将是胜利者,但英国八成会以瓜分战争红利的诱惑,来拉拢本国共同出兵,那么接下来与英国的谈判就很关键了,出兵人数和红利分割,都是值得好好讨价还价的。
但也有不为所动的,奥匈帝国公使得到了德国公使巴兰德的劝阻,意思是要坐山观虎斗,尽管奥匈帝国并不明白德国人的底气从何而来,但作为盟友,奥匈帝国还是决定卖个人情,更何况奥匈帝国此时根本抽不出兵力,并且他们也没有任何远东殖民地可供短距离输送兵力,同样情况的国家还有意大利、荷兰等国。
而对于利用战争教训中国,使得正处于内乱中的中国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策略最为积极的当属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还有些国家如秘鲁、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他们虽然希望参与,但英国却看他们不上,并不愿意与他们分享利益。
……………………
天津总督府,李鸿章又开始隔窗凝望院中的石榴树了,只是这一次他不是站在书房中,而是在书房偏厢的小厅中,此时将近七月,石榴花已经全谢了,青涩的小石榴在枝头上充满朝气的冒了出来。
“早帆要我去北京帮他组建全国政协,你们怎么看。”李鸿章问道。
周馥作为头号幕僚,负责李鸿章的所有文牍,开口道:“姚早帆的土地政策得罪天下士绅,大人若去为他说项,必遭天下士绅痛恨,不如暂且待在天津,静观其变。如今姚早帆和英国人撕破了脸,一旦英国人出兵,姚早帆败北,必然天下大乱。他起事不久,毫无根基,一旦受挫,其阵营恐怕要人心思变。”
原本历史上1876年在湖北陪同英国人勘探铁矿的盛宣怀,此刻却在天津幕府,他泰然自若道:“姚早帆不是一般人,他敢惹英国人,自然是打定了主意,要从英国手里割块肉下来。我虽不知他底气何来,但观此人文章,其逻辑缜密,心思深沉,读其诗词,豪气干云,胸括宇内,实乃三百年一出之人杰。”
李鸿章道:“这么说,杏荪是赞成我去北京的?”
“学生以为,晚去不如早去。说句不好听的,大人现在空居总督府却手无一兵一卒,姚早帆借重的无非是大人的名望和治国才干。我看姚早帆此人并不大看中名望,不然也不会得罪了天下有权有势的士绅也毫不在乎,而且北京遍地是官,姚早帆的刀悬在他们头顶上,他要拉拢哪个都很容易,可他却偏偏看重大人,可见其所求的还是大人治国理政的才干。
大人若有归意,可回合肥隐居,我估计以姚早帆的胸襟抱负,虽会挽留但绝不会阻拦。若是大人想要再展宏图,则必须融入姚梵的体系。
姚早帆现在得了华北,大搞土改收拢民心,士卒骁勇清廉前所未见,囊括天下只是时间早晚,他的土改政策虽然在士绅中臭不可闻,但正如他书中所言,枪杆子里出政权,这话精辟,吾不能驳。”
周馥严肃道:“那他将来去了常州,你老家的田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