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风掣红旗大地翻 七
第151章 风掣红旗大地翻 七
第(3/3)页
境才能打造出那样一支特殊的军队?我不这样认为!”姚梵想。
“客观环境固然能够磨练部队的意志,但造就这种意志品质的关键还是在于主观的意识形态与昂扬的精神面貌,这两点总结起来就是思想作风问题。”
“过硬的思想作风,一是来自于教育和训练;二是来自于对于纪律的不断强化;三是来自于阶级出身。尤其这最后一点最为关键!只有无产阶级,只有觉醒的无产阶级,只有被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才是真正无坚不摧的勇士。”
当姚凡酣睡之时,平度城内的王正起一夜无眠,甚至连床都没沾一下。
求援传讯的战马被一批批的从平度被派了出去,平度城头点满火把,照的有如白昼。擂石擂木金汤大锅被紧急布满城上,平度城府库中的弓箭投枪也被取了出来,装备给了丢失武器的逃兵和辅兵,甚至还有两门不知从哪里找出的明朝铜炮也被折腾上了城头。
王正起焦虑地视察着城头,如果平度再有失,他这个正二品总兵官一定会被一捋到底。
白天一战,振字十二营一触即溃,甚至可以说是未触先溃,顿时把王正起从出征前意气风的云端打到了信心全失的泥沼中,他一改之前的骄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得极度小心谨慎。
“把全城的黑狗统统锁上城头。”王正起毅然决然的下令道。
“胶贼火枪能够连珠快,射程又极远极准,未尝不是妖法!何况胶贼火炮犀利,每炸精准,有通鬼神之力!炮轰不断,显然是大炮极多,兴许有百门也未可知!而我军连胶贼炮阵的火光硝烟都没怎么看见!显然是胶贼施了障眼法,否则即便是百门炮,又如何能远远地打的如此准确?”王正起分析的非常科学,显然是下了苦攻。
可怜他不明白,手中的线膛前装枪如此神器,为何不如胶贼手中短短的无名洋枪。
在这年头,最好的步枪内的膛线也仅仅是绕膛半圈甚至半圈都不到,谁会想到姚梵居然装备着一种四根膛线均匀绕膛整整四周!形成小缠距地四阴四阳八膛线的怪兽级步枪。
王正起当然也想不到,所以他只能将其归于鬼神之力。
所以他只能败。
王正起是读过兵书的,当临阵磨枪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求助经典。
既然守城,当然要看《守城录》。
宋朝人陈规的父母,大概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作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陈规也没有辜负他父母的期待,人如其名的因循守旧、极度保守,以至于写兵书也只能写些像《守城录》这样的奇葩东西。
《守城录》里明确规范了大炮的城头放置,天才般的创造性提出了炮口对着城内的原则,也就是说当敌人进攻城池的时候,大炮是不用的,但当敌人攻进城内后,祝君可以开始奋战了,对城内的敌军开始炮轰吧!
有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思想!儒家的反动腐朽思想如一条毒蛇般腐蚀着中华的尚武精神,让中国的军事思想,从秦汉盛唐的对外扩张,变成了崇尚礼教尊卑的以文御武政策。
王正起不愧是读过书的!他下令道:“把两门大炮对着城中!倘若胶贼攻入,必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姚梵并不知道王正起是这样的学富五车。一觉睡醒之后,留下置换了伤兵的一营四连,看守缴获物资和清军俘虏,便再次出征了。
随着姚梵向平度直线进,王正起的骑哨将探报象雪片一样地传向平度城。
为了防备清军的骑兵进攻,便于展开队形,姚梵把四个营分成了三路,每路间隔1oo米。
看到平度城从大地上露出轮廓之后,姚梵舒了一口气。
“按照作战计划,四个营包围四门!总攻开始后,对四个门分别实施全面爆破!”姚梵下令道。
“王正起的脑子坏了吗?骑兵居然不出城进攻?”姚梵想不通也就不去想了。
“各营注意包围时的队形,警惕敌军骑兵进攻!”他继续下令。rg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cc